新闻动态

影力波 | 2025年开年大戏的票,你买好了吗?

春天来了,开年大戏也要来了,南京多家大剧院精心准备的艺术盛宴就要登场啦。

2025年第一份音乐剧清单还在陆续更新,重磅剧目已有不少,包括国风音乐剧《南孔》、原创音乐剧《赵氏孤儿》、中文原创音乐剧《宝玉》、意大利音乐剧《神曲》、“新·国风”音乐剧《锦衣卫之刀与花》等;话剧将上演两部茅盾文学奖改编作品,《白鹿原》和《生命册》,且都是陕西人艺的作品。此外还有西安话剧院话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,鼓楼西戏剧《枕头人》《荒凉西岸》,以及孟京辉经典话剧《恋爱的犀牛》等。

“真·神仙打架”,多部音乐剧来袭

这些年,音乐剧市场火爆异常,南京保利大剧院在开年之际,一口气公布了多部大制作的上演信息,也有首次巡演来宁的,新鲜感十足。

原创国风音乐剧《南孔》将率先登场,《南孔》围绕儒家历史上为后世津津乐道的“孔洙让爵”的典故,讲述了孔洙为实现心中的“礼”,最终决定将爵位让于曲阜宗弟,并回到衢州化官为民、衍圣弘道的故事。在孔洙的带领下,逐渐形成“南孔”族群,创造出“诗礼相承、贤才辈出”的江南文化盛景。

原创音乐剧《赵氏孤儿》开年又将来宁上演,该剧根植东西方跨文化戏剧语境,深度融合现代创造,在跌宕的悲剧故事中呈现家与国、宗族与个人的羁绊,情感与理智的悖反、意志与命运的抗争,以“义”与“爱”的火光激荡出人性最深处的崇高与永恒。

这些年,红楼梦IP被多种艺术形式呈现,爆款频出,原创音乐剧《宝玉》终于要上演了。该剧以“宝玉”为切入点,围绕相关的主题展开——“纵使一切不过是一场梦,但也正是这个过程,让我们变得完整”,以此对曹雪芹笔下的“红楼梦”进行重构与展开,从而窥见中国独特的文化底色。

开票就火爆的“新·国风”音乐剧《锦衣卫之刀与花》得到了高度关注。据悉,此剧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“明平汉王高煦之乱”,并采用双男主的模式,讲述了一段有关锦衣卫遗孤被卷入宫廷权力斗争的故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意大利原版音乐剧《神曲》将首次来华并巡演到南京,该剧取材于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同名诗篇,当现代数字科技遇到古典文学巨著,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就此展开。据悉,舞台有不少亮眼的创新元素,如使用3D沉浸式投影技术,再现意大利语言之父但丁创造的地狱、炼狱和天堂等场景,加上著名作曲家马尔科 · 弗利西纳的原创音乐,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般跟随但丁的灵魂之旅。演员阵容包括10位意大利著名歌手、14位舞者及杂技演员。

陕西人艺率先来宁,两部茅奖改编话剧

记者注意到,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《生命册》和话剧《白鹿原》将先后在南京保利大剧院和江苏大剧院上演。

话剧《生命册》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,演出时长达5小时。据悉,该剧精心打磨了5年,以主人公吴志鹏离乡进省城上大学,前往北上深等大城市打拼为主线主轴,串联起无梁村各色人物的生命际遇,呈现了中国社会变革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复杂关系,以及个体小人物的选择与纠葛,带领观众走进半个世纪前的豫中平原,与剧中人物一同经历着人生的起起伏伏。

舞台上,每个角色都鲜活而真实,他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命运与故事,背负着故乡行走的“丢”、敢想敢干的“骆驼”、世故与机敏的“老姑父”、无助与狡黠的“杜秋月”、命运多舛的“梁五方”、坚韧与不幸的“虫嫂”,每个人物身上独特的性格和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。

话剧《白鹿原》曾多次来南京,根据陈忠实“茅盾文学奖”同名小说改编而成,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白鹿村为缩影,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。地道的陕西方言表演,配乐融入了古朴苍凉的秦腔、老腔,真实再现了渭中平原长达半个世纪的秘史,展现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厚度、生活的厚度,让观众在剧场沉浸式地化为剧中人。

西安话剧院话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改编,将先锋、潮流的戏剧方式融入其中,以公元744年,天宝三载上元佳节为背景,讲述了一场酝酿着在万民和乐、璀璨光华的盛世背后毁灭长安的惊天阴谋。故事采用“双男主”多线索的叙事结构,将“守长安”与“乱长安”两条故事线紧密交织,把理性与疯狂两种不同抉择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,相互较量。疑点密布,环环相扣的同时,也让观众不由得化身人物,共同思考。在阴谋揭示与结局处理上,话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精准暗示、大胆留白,让故事更加扑朔迷离,隽永悠长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

校对 盛媛媛



上一篇:没有了